8/02/2014

聖地雙城記 (四)

正因為如此,特拉維夫也是一個人口和氛圍都比耶路撒冷“年輕”得多的城市。雖然兩座城市都有夜生活場所,但特拉維夫在娛樂場所的數目、參加人數和活動氣氛方面, 都遠遠超過了耶路撒冷。

對於享樂而言,耶路撒冷顯然是一個過於沉重的地方。因此,即使是在耶路撒冷上大學的年輕人畢業後也大量湧入特拉維夫居住。由於年輕人太多,特拉維夫中心區近年房租暴漲,一套40平方米的單元竟可租到145百美元一個月。年輕人大多沒這等財力,於是城市南部破敗的弗洛倫廷區成了年輕人的天堂。

如果你半夜過後在這個區的大街上散步,你會看到街邊一家接一家的酒吧、舞廳裡燈紅酒綠,擠滿了年輕人,使得那些看起來破敗的建築裡, 溢出一陣陣充滿青春氣息的歡聲笑語。

而與此同時,耶路撒冷已經是一座在夜色中沉沉睡去的城市。與此相關的是,近年耶路撒冷人口流失嚴重,特別是受過良好教育的年輕人, 大量離開耶路撒冷,這已經成為該市的心腹大患。

沿著特拉維夫的海濱繼續前行,左側的高樓漸漸稀少,露出了一大片白牆紅頂的歐洲式建築。此時我將左轉告別海灘,開進內維•察迪克區那些狹小的街道,兩旁那些幾十上百年的設計, 精美的歐式小樓大多裝飾一新,中心區牆上的壁畫則告訴我們, 這就是特拉維夫開始的地方。

1906年,一批猶太人在這塊雅法古港外的沙灘開始了一個夢想,要在古老的聖地建造一座“按照美學原則和現代衛生要求”設計的“希伯來城市中心”。從那個時候起,特拉維夫就逐步形成了與耶路撒冷,甚至於跟整個以色列都迥然不同的城市精神。

待續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