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2/2014

鐵絲網長出橄欖枝



上午參觀了猶太大屠殺紀念館 (Yad Vashem),
心理受到很大衝擊,
原本對猶太人的歷史已有所瞭解,
今天更有深刻認識。

這個苦難深重的民族
對歷史的尊重和敬畏令人震撼。

如果來耶路撒冷旅遊,
這個紀念館一定要看看。

館內不能拍照,所以沒有照片,
買了個胸針紀念,
是鐵絲網上長出的橄欖枝。


微博 - 單車旅行的肥貓

麻將的秘密



麻將的秘密
14/9 下午 1:30 - 4:30
於三藩市當代猶太博物館舉行

Contemporary Jewish Museum
736 Mission Street
San Francisco, CA 94103

415.655.7800

詳情 : 



9/11/2014

叫人羨慕的工作 ?

自 2014 年 月 22 
至 10 月 22 日,
由於此期間的猶太節日,
以色列駐廣州總領事館
將暫停領事服務。

在此期間如需領事服務
請聯絡或前往以色列駐上海總領事館,
電話:021-60102529 / 021-60102528


微博 - 以色列駐廣州總領事館

9/09/2014

老歐的故事 (六)

中學時代的老歐是個典型的問題少年。
他討厭學校的死板課程,著迷於電影和爵士樂。
那時老歐的日常程式是每天背起書包,
便跑到電影院去看電影,
然後滿街去找爵士樂唱片。

老歐的狐朋狗友們也跟著他一塊蹺課。
所以隔三差五的總有學生家長
帶著孩子找上門來,說你們家孩子
怎麼整天帶著我們家孩子曠課。

曠課多了,學校自然要開除老歐。

好在老歐娘是個相當出色的中學教師,
在校長中頗有人緣,所以老歐這家開除進那家,
中學短短幾年的時間,老歐換了五六所學校,
一直換到老歐自己都覺得不好意思了。

在最後一所學校,老歐發誓不要再被開除,
無奈老師那個記考勤的黑皮本子黑面無情,
老歐的曠課紀錄與日俱增,
眼看著就又要被開除了。

不過這難不倒老歐。

某天放學後,老師的書桌裡突然發生了一場火災。
這火災不多不少,正好把那個黑皮本子燒了個精光。
正在老歐得意洋洋,
覺得這下他的曠課紀錄死無對證之時,
校長把老歐找去,三言兩語便把老歐開除了。

這回老歐娘的面子也毫無用處了,
沒有哪個學校敢再接受老歐入學,
可憐老歐高中沒畢業便就此失學了。

待續 ...


作者 - 張平 2006125日 於特拉維夫

老歐的故事 (五)

在那個環境裡,少年老歐最大的夢想
是能有一輛自行車。

老歐爹雖然開著運輸公司,卻沒錢給獨生子圓這個夢。

某年逾越節,老歐去叔叔家吃節前晚餐。

按猶太習俗,餐前將半塊無酵餅藏起來,
由就餐者中最小的孩子去找,
一旦找到,便有權向男主人要一份禮物,
無論什麼男主人都得滿足。

這無酵餅通常由男主人藏起,
並把藏餅的位置告訴女主人,
然後由女主人帶著孩子去找,
自然沒有找不到的。
至於禮物,通常孩子的父母都會關照孩子要什麼,
以免獅子大開口,造成尷尬場面。

無奈這年老歐要自行車心切,
拿了那半塊無酵餅
愣是要跟叔叔換輛自行車。

老歐爹尷尬無比,大罵老歐一場,
但話已出口,罵也無濟於事。
老歐的叔叔最終還是變戲法般地
給老歐找出來了一輛自行車。

中國人講究“君子一言,駟馬難追”,
猶太傳統要求即使是對孩子也是如此。

待續 ...


作者 - 張平 2006125日 於特拉維夫

老歐的故事 (四)

獨立戰爭時,老歐不過是個兩三歲的孩子,
所以毫無記憶。

不過他清楚地記得
以色列國建國初期所面臨的經濟困難。

獨立戰爭過後的幾年間,
由於以色列自身戰爭恢復、安置難民、
以及國際環境險惡等一系列原因,
以色列國內物資奇缺,肉、蛋、奶等生活必需品
全部由政府統購統銷,
居民憑票定量購買。

彼時從以色列農村到主要城市的交通要道上
都設有檢查哨,
查看過往車輛有無從農村偷運的食品。

歐家在鄉下有親戚,老歐爹每兩週一次,
開著運貨的卡車帶老歐
去鄉下親戚家弄幾個雞蛋,
偷偷帶回特拉維夫充饑。

老歐的任務便是坐在一個特製的、
看起來像個小座椅的箱子上,
箱子裡裝的是全家人兩個禮拜的雞蛋。

檢查人員每次都把卡車搜個底朝天,
卻沒人注意那個幾歲的孩子。

對那段日子,以色列人大多記憶猶新。
我上課的時候給學生講“票”字,
說以前中國除了車票戲票以外,
還有肉票布票自行車票等等,
以色列學生便馬上介面說
我們以色列以前也有這回事。

翻翻歷史,知道當時每人每日的定量為:
麵包不限,玉米60克,糖58克,
麵粉60克,大米17克,豆粉20克,
人造黃油20克,通心粉8克,
無脂乳酪200克,洋蔥600克,
糕點5克,肉每月75克,雞蛋每月6個。

1952年以色列國的核心議題是
國民面臨嚴重營養不良,

為此專家呼籲政府向配給食品中添加奶粉和雞蛋粉。

待續 ... 

作者 - 張平 2006125日 於特拉維夫

老歐的故事 (三)

1948年以色列獨立戰爭時,
老歐的父親是以色列國防軍的運輸兵。

戰後藉著他的精明頭腦
和在軍隊裡建立起來的人脈,
開了一家運輸公司,
打算專門承攬軍隊的生意。

他的戰友Y也開了同類型的公司,
成了競爭對手。
Y的老婆姿色可人,
不知怎麼被以軍一位風流成性的名將
看中並弄上了手。

被戴了綠帽子的Y怒不可遏,
整天提著一支手槍在國防部附近轉悠,
揚言要跟那名將算這筆風流賬。

名將自知理虧,便下令把軍隊的運輸生意
全給了Y的公司。

這下父親的公司門可羅雀了。
他咽不下這口氣,給總理本•古裡安寫了一封信,
揭發名將徇私舞弊。

幾天後接到總理親筆回信,
大意是說國家多難,正在用人之際,
某人是軍中棟樑,
不好為這點風流罪過自毀長城。
勸他以國家為重,打掉了牙往肚子裡咽,云云。

據說此信一式兩份,另一份直接送到了名將的辦公桌上。

從此父親的公司也漸漸有了自己的生意,
而且日益紅火,到去世時給老歐
留下了一個相當不錯的運輸公司
和一份豐厚的家產。


老歐的父親做生意之餘,常以飲酒和讀經自娛。


待續 ... 

作者 - 張平 2006125日 於特拉維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