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書籍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書籍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8/15/2016

【焚書】




人類歷史上,有許多政治目的焚書事件。

中國人熟知秦始皇焚書,
猶太人印象最深刻的是1933
德國柏林狂熱的納粹官員和學生
焚燒了數百位作家、科學家著作。







1995年以色列雕塑家米卡·烏爾曼
在原地建造“焚書紀念碑”:


這是一座地下圖書館,
裡放著白色的空書架,
以寓意那段無知且可怕的日子。


微博 - 以色列知行-知以文化

10/19/2013

上海一家三代為猶太教師看管二千餘冊書籍七十年










釘子太嚴實了。孫禮德沒有想到,20年前自己費盡心思釘上了這些木條,20年後需要耗費更多心力敲開。

  這是2013913日,窗外驟雨傾盆。孫禮德不知道木板撬開後裡面會是怎樣的情形。他已經20年沒有見過裡面的書了,這是這個家庭最重要的物什。他在心中默禱。當初他花了一整天將它們封閉在重重木條裡,這曾被認為是保護它們的最好方式。但如今,他害怕它們被老鼠啃成紙屑。

  虹口提籃橋,東長治路80545號,一座行將拆遷的老式石庫門。二樓昏暗的亭子間裡,這2000冊英文、德文、希伯來文圖書住了整整70年。它們來自一位名叫林道志的老人。他是孫禮德的外公,昔日的教堂牧師、小學校長。1943年,一位在上海避難多年、行將離開的猶太人,將這批書交給他看管,並告訴他,“我會回來的”。

  為了這句約定,林家三代人,守候了70年。

  錘子敲開了當年的木條。木條裡頭藏著書櫥,玻璃門上貼著當年的掛曆紙。打開櫥門,一遝遝積滿灰塵的舊書出現。

  “好的,都是好的!”孫禮德告訴身旁的舅媽潘碌——林道志的小兒媳。他們拿起書,擺在手裡反復摩挲。

  整整70年的家族記憶,也隨之打開了。把這些書完璧歸趙,是外公的遺願。他們一度想在這裡一直等下去,就像林家前兩代人已經做的那樣,一直等到主人的出現。

  但亟待動遷的房子已經無法等待。他們有些著急。





  別人的東西

  1012日,離商定的搬遷日期還有幾天,書也已談妥交由虹口區圖書館代為保管。孫禮德突然開始焦慮了。

  亭子間的門沒有鎖,邊上衛生間的小窗沒有柵欄。這樣的格局持續了幾十年,卻在最後一刻引起他的不安。他害怕有人從窗裡爬進來,跑進亭子間。那意味著一切前功盡棄。他拿起工具,“現在就去把窗堵起來”,但隨即放下,生怕“此地無銀三百兩”。一個下午,反復許多次。

  過去20年,即便是在從來沒有秘密的舊式里弄,林家二樓亭子間裡的這堵牆,還是成了最終鮮為人知的秘密。

  從外表看,這本就是一堵普通的牆,釘得嚴實的木板外,還裹了一層平凡人家常用的牆紙。當年,孫禮德在家人授意下,將原本分立三面牆的書悉數封存至這面牆中。在他們看來,這是保存這些書最好的方式。

  當年,它們的書齡已經超過50年。在那個時代,書的歷史價值隨著年月漸長而逐漸顯現,關於“經濟價值”的議論,也開始浮出水面。這讓林家人多少感到憂心。一次在單位閒聊,孫禮德無意中向一位好友提及家中這批猶太人留下的書,對方立刻驚叫:“這是二次世界大戰留下的東西,值錢了!”

  孫禮德一驚。他從沒有考慮過“錢”的問題。與全家人一樣,自他知道這批書,就被告知這是“別人的東西”。70年裡,書隨著這戶人家幾經波折,但林家始終沒有將其作為家產。朋友請孫禮德“拿一本來開開眼界”,孫禮德當即回絕:“不可能!”

  更加謹慎的潘碌,甚至沒有對任何外人說起過此事。即便今年遇上動遷,提籃橋的舊里弄進入空前的喧鬧,依然沒有人知道林家的秘密。直至簽訂完搬遷協議,她才悄悄把此事告訴了一位可堪信賴的教會長老,對方聽了,也“一愣一愣的”。

  “誰都知道,這些東西意味著什麼。”整個家族沉澱下的責任,讓潘碌感到戰戰兢兢,“我的公公保管了它們40年,丈夫保管了20年。我不可能允許自己有任何閃失,更不可能把它們當作任何財富或籌碼。絕不可以。”

  她不斷地禱告。年近古稀的她,希望等到那位神秘的猶太人。“只有物歸原主,我才心安。”

  支撐這個家庭堅守的,是林道志留下的話:“他們說好要回來,就一定會回來的。”

  這一度是他留給後人關於這批書的唯一線索。

  外公

  從小跟隨外公長大的孫禮德,是林道志最疼愛的外孫。外公林道志,則是他“最崇拜的人”。

  1889年,林道志生於浙江黃岩。少時嗜書的他,是遠近聞名的“天才少年”。當年的私塾先生曾經找到林父,將預支的學費退還給他:“孩子太聰明,沒有更多可教了。”

  退出私塾來到上海,林道志即前往商務印書館做工,借機讀書習字。據孫禮德講述,外公曾每頓只靠豆瓣撒鹽拌飯,即便如此,他還是要在工作間隙,偷偷跑到廁所啃字典。上世紀30年代戰事紛亂,全家經濟僅靠林道志與長子艱難維持。年幼的女兒求學一度時斷時續,但最重讀書的林道志從未讓她真正輟學。

  待到生活略微寬裕時,林道志決心辦學校。他拿著做肥皂和複寫紙生意賺來的錢,辦起一座私立小學——“慕義學校”。

  那是上世紀30年代末。儘管是成本不菲的私立學校,篤信“有教無類”的林道志依然招了不少窮孩子。“他就是想讓人們讀書,因為只有讀書才能救國。只要肯讀的孩子,他自己貼錢也要讓你來讀。”潘碌說。

  正是那一時期,提籃橋地區湧入上萬名前來避難的猶太人。林道志的學校也接收了一些猶太孩子,一位猶太學校的校長就此與其有了接觸。漸漸地,猶太校長同林道志一家成了朋友。他,正是那批書的主人。

  孫禮德並不知道,這位猶太難民究竟為何做出決定,將這批書悉數交給自己外公。這是一個永遠的謎。從扉頁上看,這些是當年上海猶太學校圖書館的藏書,多是布面燙金精裝書,從最上頭抽出的幾本看,既有詩集、物理學教材、聖經故事,也有彩印的童話繪本。站在書面前,他只能根據外公的簡單描述,想像當年的場景——

  那是1943年,日軍轟炸的傳言四起,一部分猶太人開始撤離。猶太校長把2000余冊書交給林道志。他請求他保管它們,“我會回來的”。

  整個家庭的生活從此改變。

  “你們的消息”

  如果不是動遷,孫禮德和潘碌不會在翻箱倒櫃中發現林道志手書的一份“交代材料”,也就不會知道這位猶太人的姓名和住址。晚年的林道志自己都忘了這份材料,上面清楚地寫著,這位與自己過從甚密的猶太校長,名叫卡爾·安格爾(Carl Anger)

  1011日,驚喜再次出現。他們要尋找一張多年前的房產稅單。稅單沒有找到,卻找到了一遝卡爾寫給林家的明信片,和一封打字機打的英文短信。

  信寫於19479月,卡爾夫婦剛剛回到德國故鄉。他們告訴林家人,儘管飲食不佳,回鄉的生活總算安穩,卡爾也找到了不錯的工作。信的末尾寫道:“願神祝福你和你的家庭,許你們富足。我很想得悉你們的消息。”

  孫禮德猜想,外公一定是回信了。他不知道外公是否告訴卡爾,他的這批書安然無恙,而他們卻為此飽受波折。

  就在猶太難民撤離不久,提籃橋不少本地居民也開始舉家逃難。林道志帶著全家逃往家鄉黃岩。他們來不及帶太多行李,卻用兩個大籮筐挑走了所有的書;與書同坐在籮筐裡的,是不滿6歲的次子林尚義。

  去黃岩走水路。上船前,兩籮筐書一度被日本人扣下。長子林尊義告訴對方這是猶太教會的書,這才涉險過關。而在水上,他們乘坐的小舢板,又遇上一艘來勢洶洶的強盜船。

  水面風平浪靜。強盜船步步逼近,書被搶只是時間問題。林道志近乎絕望,他眼看著要失信了。情急之中的他拉著船長,拼命喊道:“撐帆!撐帆!”

  船長拗不過這個中年人。小舢板第一次在無風的晴天撐起滿帆。奇跡突然出現了。揚帆的瞬間,水面上狂風大作。風帆助航,他們終於逃出了盜匪的視線。

  這是這批書第一次瀕臨浩劫。幾經輾轉,它們跟著林道志到了黃岩,又到了上海的太原路、建國西路,最終還是回到東長治路80545號的亭子間。書籍在輾轉期間略有散佚,這令林道志頗為糾結。但至少,絕大部分書平安“回家”了。

  第二次浩劫

  到了1966年夏。誰都以為,這批書再也躲不過一場浩劫了。

  8歲的孫禮德,第一次對書有了刻骨銘心的記憶。那天下午,他看到舅舅林尚義用“斯必靈鎖”死命頂住家門。外面一片喧囂。等著抄家的紅衛兵,包圍了這座習慣安靜的石庫門。

  林尚義很快招架不住。紅衛兵破窗而入。廂房、臥室、客堂間,上上下下的掃蕩最後,所有人的腳步停在了這間亭子間。

  書沒有躲過紅衛兵的眼睛。他們抄起一本。放了20餘年的書,書頁早已發黃。有人把它們當成“黃色書”,厲聲喊道:“拉出去燒!”

  書被一批批拉到門外的一處空地上。紅衛兵挖了一大一小兩個坑,將書扔進去準備焚燒。喜好科技的孫禮德還在觀察這兩個坑,一旁的二舅卻早已近乎絕望。他沖回亭子間,跪倒在地。

  晴朗的天突然出現了雨點。雨越下越大,直至紅衛兵們無奈改變原定計劃。他們將書運回房間,貼上封條,拋下一句:“過幾天再來!”

  在場的所有人都驚呆了。第二天,年屆耄耋的林道志親自奔赴宗教局。他反復解釋,這批書絕不是“大毒草”,“這不是我的,是別人的”。

  宗教局下達了封存令。這批書被原封不動封存於它所在的亭子間。原先亭子間裡的餐桌被搬出,林家為此在走道上吃了一年飯,直至封條被允許拆封。嫁到林家不久的潘碌日後反復回憶,正是這場雨和這些封條,救了這批書。

  像以往任何一次敘述一樣,潘碌在回憶到這裡時哽咽落淚:“命中註定,它們不該被奪走。”

  遺願

  19812月,92歲的林道志在睡夢中辭世。因為腿疾,他在樓下臥室的床上度過了生命的最後兩年。他沒有見到那些書,也沒有等到書的主人。

  這兩年,林道志心中最牽掛的,依然是咫尺之遙卻遙不可及的這些書。沒有等到書的主人,成了林道志終生的遺憾。大兒子早已去世,他希望在小兒子林尚義手中,這批書能夠等來它們的主人。“這是外公的遺願。”孫禮德說。

  舅舅林尚義同樣崇拜林道志。在孫禮德的印象裡,他與外公一樣聰明能幹,在單位裡獲獎無數。這位比他年長近20歲的長輩,求知欲卻不輸年輕人。20多年前,舅舅曾與外甥探討過一個問題:什麼時候會有比發報機更先進的東西,讓我們能很方便地與國外聯繫?

  10多年前,電腦剛剛進入家庭時,林尚義就玩起了互聯網。在林家已是最年長的他,也是林家第一個學會發“E-mail”的人。孫禮德明白,舅舅癡迷網路的背後,藏著一個心願。

  “他想去尋找,找到這批書的主人。”孫禮德說,“即便靠個人力量去找就像大海撈針,他還是願意試一試。”

  線索的極度缺乏,讓這些嘗試無功而返。作為虔誠的基督徒,從父親去世開始,林尚義始終在為這批書禱告,直至2006年突發疾病猝然離世。這是他留給妻子潘碌最深的印象,他甚至來不及給家人留下別的囑託。潘碌記得,丈夫對自己說得最多的,就像公公當年一樣:“他們會回來的。”

  找到書的主人,也成了他的遺願。接過接力棒的潘碌和孫禮德,努力保持著耐心。但比起前任,他們更著急。

  今年9月,意外發現林道志手書的“交代材料”後,潘碌找到一位遠在德國的留學生。她和孫禮德寫了一封信,請他譯成德文,照著“交代材料”末尾的德文地址寄了出去。信的抬頭是“卡爾·安格爾先生或他的後人”,潘碌寫道:“如果你還記得這一批書,請與上海的我們聯繫,我們一直在等你。”

  寄出的信還是被退了回來。德國郵局告知寄信者“收信地址查無此人”。卡爾一家可能早已遷離這個地方。潘碌有些失望。她害怕再也找不到書的主人了,這將使她的餘生不安。

  她又寫了一封信,寄往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

  特殊的故事

  擔任猶太難民紀念館館長6年,陳儉與同事們努力找到了數十個猶太難民與上海的故事。但在收到潘碌的求助信時,他還是感到“被震了一下”。

  “這是我們遇到的最激動人心的一樁事情。它與過去任何一個故事都不一樣。”陳儉對此頗為自信。此前,他接觸的故事都是“猶太人回來找中國人”,這是第一次“中國人找猶太人”。但顯然,故事的特殊意義遠不在這些。

  2007年,陳儉到德國參觀猶太大屠殺紀念館,其中一個展廳介紹了猶太難民在上海的歷史,卻令其深受刺激。那裡有一個小地球儀,標注著二戰期間為猶太難民提供庇護的國度。陳儉看到,在上海的位置上,插著的是一面日本國旗。有當地人解釋,一些不明就裡的猶太人因為上海提籃橋地區是當時的日租界,就以為是日本人救了他們。

  “後來有德國歷史學者告訴我,猶太難民對當年最感念的是,2萬多人一下子湧入提籃橋,生活大受影響的當地居民,卻自始至終沒有對他們造成一起傷害。”陳儉說,“顯然,在猶太人落難時,是同樣遭受戰爭蹂躪的中國人伸手幫助了他們。你必須講清這段歷史。”

  正是出於這樣的意念,陳儉和同事們展開了綿延至今的史料收集。林家三代的故事,顯然提供了最好的佐證。“如果沒有猶太難民與中國居民的深厚信任,他為什麼把書交給他,而不是別人?”

  更令其感動的,是林家“信守諾言的執著”。“幾十年,自己顛沛流離,何必為書付出這麼多代價?為什麼不可以扔掉?賣掉?”在陳儉看來,林道志有著一種“中國人骨子裡的精神力量”。

  潘碌和孫禮德並不希望自家的故事被大肆渲染。潘碌反復表示,“我不想驚動太多人,不想讓人們覺得這是多麼大不了的事情。我們只想找到書的主人”。但答應通過政府管道幫助尋找的陳儉,極力勸說他們公開這個故事,“我們特別需要這種精神力量”。

  昨天,20131016日,這批書終於徹底公之於眾。在當年的摩西會堂,潘碌和孫禮德第一次向公眾解開亭子間牆裡的秘密。陳儉告訴他們,紀念館已通過德國駐滬總領事館尋求幫助,對方表示將儘快聯繫當地政府,通過檔案系統仔細查找卡爾及其家人的遷徙狀況。以這樣的途徑,找到的可能性很大。

  下午,2000餘本書被送往虹口區圖書館。專業人員將對其進行整理登記,並代為看管,直至找到它們的主人。孫禮德感到一絲安慰。至少他和舅媽無需再為這些書提心吊膽,他們可以放心地離開舊居,等著兌現外公的承諾。

  他們沒有想過,如果找到了對方,會是怎樣的場景。在孫禮德看來,這本不是一件特殊的事情。“找到了,把書還給他們,就是了。”


  但他偶爾會有這樣的念頭:“如果卡爾的後人聽到自己的父輩講起這批書的故事,他們會來找我們嗎?

17/10 解放日報

10/04/2013

密西拿 Mishna - 展覽


西元2世紀左右
100多位猶太教拉比“口傳律法”
被彙集成希伯來文的巨著《密西拿 Mishna》,
記載了猶太人的行為規範。

如今《密西拿》的中世紀副本
等希伯來文物將在以色列國家圖書館裡
首次公開展出。

目前它們存放於義大利帕爾馬的
一家博物館。


以色列在今後一段時間將其數位化保存

以色列計劃 - 微博 

8/09/2013

read more




















以前介紹過以色列書店 Steimatzky 
的書店廣告 “和書籍裡的主人公入眠”。

這家和中國新華書店類似,
是以色列歷史最悠久的書店,
創意也多多,
最近的廣告主題是“圖書VS電視”。
宣傳海報只有兩個詞:Read more

看到這幅圖片,
你能明白廣告傳達的意思嗎?


新浪微博 - @以色列計畫

8/01/2013

書籍出版及零售新法例



Writers are often taxed highly the first year after their book is published.



以色列通過新法例, 
保障書籍的出版及零售, 
改變現在全國
只由兩大集團經營的局面. 
這些集團有時候阻礙其他書籍的推廣. 

法例旨在平衡各方面的利益, 
防止壟斷的情況, 
更確認書籍和文學擁有重要價值, 
並保存以色列的文化. 

法例會資助新進作家, 
年青作者及出版社. 

另一方面訂定書籍出版後18個月內, 
不得推出如買一送一的過低折扣推廣. 

書本售出 6000 本之內, 
作者可得收入的 8% 作為版稅, 
隨後的比率增加至10%.

據估計, 因著法例帶來公平競爭, 
可令書籍零售價下降 20%. 

耶路撒冷郵報 : 
http://www.jpost.com/Diplomacy-and-Politics/Books-and-Authors-Bill-becomes-law-321636

7/31/2013

YOUVERSION

信仰是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這個炎熱的7月,
蘋果免費聖經應用YouVersion的下載量突破了1億次。




它提供多種語言翻譯的數百個版本,
最特別的就是“猶太傳統版”,
專門為以色列和全球相信彌賽亞降臨
的猶太人聖徒開發。

有了這款應用,
很多人的祈禱日益數位化,

從前拿聖經,現在拿手機。

YOUVERSION

新浪微博 - 以色列計畫

7/24/2013

《最好的辯護》

艾倫.德肖維茨在《最好的辯護》一書裡說 :

一個律師在一場重大官司獲勝後,
打電話給他的當事人:
“正義勝利了!”

他的當事人火速致電給他:
“即刻上訴”。

艾倫講完這個故事後說:
在人們臆想的世界裡,
人人愛好公平、正義,

不過在現實世界裡,
沒有人想要正義,
我們只是希望上帝的寵愛
朝著我們自己而已。


微博 - 庫歇集的利維